穆里尼奥不是在踢球,他是在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戏!
有人说,他是皇马历史上极具分裂性的教练,爱他的人将他视作神明,恨他的人对他避之不及!
他在伯纳乌度过了三年,他赢得了冠军,他也摧毁了团队,他使一支有百万球迷追捧的队伍变成了一场心理战场。

2010年,穆里尼奥带着国际米兰三冠王的光环登陆皇马,他此行看似是要和巴萨一决高下,然而他从一开始就心存恐惧。
害怕瓜迪奥拉率领的巴萨,害怕他们那种近乎完美的足球,这种害怕甚至延续到比拉诺瓦时期的统治力 。
他把这种恐惧变成一种操作方式——用它去控制整支球队。
连皇马训练基地厨房的牛肉都躲不过他的神经战!
他对不同部位牛肉的烧烤方法进行挑剔,对煎制方法进行挑剔,对烘烤方法也进行挑剔,怀疑厨师不懂专业,甚至怀疑供应商作假,改造失败后,他直接要求俱乐部炒掉所有厨师,还更换了供应商。
这不仅仅关乎食物,更是他向全队传达的信息,即你们必须依照我设定的规则去生存 。
这种控制渗透到更衣室里最细的缝隙里。
今天他对待卡卡热情得如同对待兄弟,明天你或许连一个眼神都无法从他那里得到;当时卡卡遭遇了这种“失宠”情况,这就表明每个人都存在被冷落的可能性。
走进他办公室,是所有球员最不愿意遇到的时刻。
墙上全是奖杯照片和他的肖像,那种阴沉的眼神像是在审判你。
他坐在桌子后面,身体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紧紧地盯着你,然后用冰冷如同机械般的语调开口说道:“我是何塞·穆里尼奥……”
他仿佛在现实中演《沉默的羔羊》,用目光和沉默杀死对手。
有时候他甚至故意不参加新闻发布会,让助教去传达他所说的话,把自己营造得神秘且难以接近,如同原始部落中的酋长,借助祭司来发声。
而这个被称作“祭司”的人,是艾托尔·卡兰卡,他开口永远是“正如主教练所说……”
他手下的每一个助手,都有着不同职责。有人负责盯着队长卡西利亚斯,有人担任C罗在队内的顾问,还有人专门与南美球员打交道。这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为他的决策提供服务 。
但这种系统一旦破裂,就会变成毒药。
很快,皇马更衣室出现分裂,分成了几块。佩佩、C罗、赫迪拉属于“亲穆派”,卡西利亚斯、拉莫斯站在弗洛伦蒂诺那一边,还有独立派,以及和经纪人门德斯关系紧密的“门德斯系”。
派系形成之后,信任遭到破坏,早餐桌上有人会刻意避开对方 。

媒体,更是穆里尼奥手里的武器。
球员若想接受采访,需先报备内容。他甚至还配好了台词,即指责裁判、批评赛程偏向巴萨。倘若有人没按剧本行事,那就等着被怒火波及,比如队长卡西利亚斯,仅仅因为承认球队表现不佳,便彻底惹恼了他。
在他眼里,比赛就是战争,失败就是灾难,没有缓冲,没有妥协。
替补席上有人讲,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位教练,会将恐怖统治运用得这般直接,这般赤裸。
就算取得了胜利,他的脸上常常会带着一种满足,这种满足中夹杂着暴怒,原因是胜利仅仅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2011年,他在客场与莱万特的比赛中,甚至在场边做出激怒对手球员的举动,他利用旧将的隐私丑闻来达到这一目的,只为打乱对方的心态,进而制造漏洞。
俱乐部高层能够察觉到,这个人的方法极为疯狂,以至于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团队的危机,然而球迷渴望获得冠军,所以主席只能勉强支持他,并且主席还亲自安排队长公开表示全力支持穆里尼奥,称:“作为一个人球迷网,他值得满分十分。”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带来了一座国王杯,带来了一座西甲奖杯,然而,他也带走了一支原本完整的皇马,带走了一个更衣室团结的皇马。
留下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复杂到人们会互相猜疑,还留下了那套执教逻辑,那套执教逻辑是建立在权力、恐惧、操控之上的。
他在切尔西继续自己的战役,之后又在曼联、热刺、罗马继续,每一次离开都带着争议。支持者称他是个懂人性的天才,还懂取胜之道;反对者说他是个将更衣室当作权力实验室的人。
所以问题来了:
足球究竟应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经营?赢球是否能够超越一切代价?
如果你身为球员,你会选择听从穆里尼奥这种强硬的方式去换取冠军吗,还是宁愿冒险拥有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团结的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