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赛季国内职业联赛的第二个球员转会窗口,也就是夏季转会窗口,定于6月23日启动,一直持续到7月21日结束。根据知名足球转会信息平台“德转”公布的数据,截止到7月21日24时,所有中超俱乐部参与的转会动作总共有108次,这些交易里,有47次是引进球员,同时有61次是出售球员,并且这些数据不包括同俱乐部内部梯队球员上调到一队的安排。今年夏天购入球员的花费总共是四百零九万欧元,售出球员的收入合计为一百零九万欧元。与去年同一时段相比较,今年夏天参与转会的人数、各俱乐部在引援方面的开销都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转会市场因此显得比较活跃。
足协今年一月发布消息表明,2025赛季职业联赛的第二个转会时段,即夏季转会期,定于六廿三日至七廿一期间进行。这意味着各俱乐部将有一月光阴,用以增补国内及外籍球员,或对现有阵容进行调配,以便为下半年的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德转”平台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的21日凌晨24点,也就是22日的零点,今年夏天中超俱乐部的转会交易总共完成了108次,其中引进球员的次数是47次,出售球员的次数是61次,这个数字分别超过了去年同期的79次、37次和42次。今年中超俱乐部在夏天的转会市场上总共花费了大约409万欧元,这个数额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79万欧元。
但今年夏天出售球员获得的欧元金额,与去年同期的数字相比,大幅度减少了,从283.6万降低到了109万,差距非常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有几名外援离开,例如原武汉三镇的外援恩里克,以及原梅州客家的外援康拉德,他们分别以140万和10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了国外的俱乐部球迷网,这些个别的案例对整体收入产生了较大影响。
全部十六家中超俱乐部都在这个时段内处理了球员转会事宜,其中九家俱乐部在引援环节有资金投入,涉及浙江队、北京国安队、河南队、长春亚泰队、青岛海牛队、深圳新鹏城队、云南玉昆队、大连英博队以及梅州客家队。然而,真正在转会市场上投入巨额资金的俱乐部,主要是个别目前在中超积分榜中下游名次的队伍。浙江队新引进的罗马尼亚前锋米特里策的转会总费用达到200万欧元,使其在本轮引援活动中确立为头牌球员的地位。球队还花费100万欧元完成了对以色列中场球员卡尔采夫的买断操作。
这个转会时段展现出一种新情况,永久性质的无偿转会占了一定份额,同时借用性质的转会数量不但持续占比较大,而且有偿借用的交易规模比前一年显著增加。统计表明,中超各队在此期间达成的借用性质转会共计73例,大约占所有类型转会操作的七成。具体来看,其中从其他球队引进的球员有31名,而转出到其他球队的球员则有42名。这笔转会的花费大约是四十九万欧元,这其实也是超过一半中超俱乐部这次在引援上投入资金的原因。不过,正是因为租赁性质的转会交易成本并不高,对大多数俱乐部来说,并不会造成负担。有些俱乐部的转会开销也就几万欧元,甚至个别球员个人租借的费用只有几千欧元。
本赛季中超联赛每队单季外援名额比往年减少了一个,导致各俱乐部引进外援的能力有所减弱,那些原本被俱乐部留用的本土球员,尤其是曾经入选过国家队的球员和符合国家队梯队选拔标准的年轻球员,很可能会在本轮次的转会活动中成为各方争抢的对象。张威、唐淼、廖力生、木塔力甫、毕津浩、彭欣力、艾菲尔丁、张弛这些曾代表国家队出战的球员,不论年纪,都希望在中超联赛获得比赛时间,因此纷纷转会,他们在这个时段的转会市场上备受本土俱乐部青睐。
外援转会总规模相对本土球员转会要小,不过“精简优质”是其显著特点。比如浙江队吸纳了“标王”米特里策,还有新升入联赛的云南玉昆俱乐部,出人意料地招徕了价值250万欧元的罗马尼亚国家队中后卫布尔克。玉昆队现在中超积分榜上排名第10,但半程时曾达到过第6,足协杯他们已闯入8强,1/4决赛将在主场迎战中甲广州豹,晋级半决赛的可能性很高。俱乐部花费重金聘请实力派外援后卫,一方面,意在确保进攻端表现稳定,另一方面,旨在加强防守体系,力求呈现一份让各方认可的“中超新秀”赛季答卷。
新外援出色还体现在“无需磨合立刻得分”上,例如新来的外援中锋阿苏埃在个人中超第一次出场时就进球了,协助本队在客场击败了重要对手北京国安,因此让球队重新站在积分第一位。深圳队新外援前锋韦斯利同样在个人中超的首次亮相中表现抢眼,既有进球也有助攻。另外,亚泰新签约的哥伦比亚前锋萨拉萨尔同样在中超首秀中展示了很强的个人技术。
这表明,当与“金元足球”时代相比较时,现今中超的各支球队受制于整体形势,尤其是资金状况,大幅收紧了开支,在球员引进环节变得极为谨慎,只挑选合适的,绝不追求高价已成为普遍做法。与此同时,由于联赛逐步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俱乐部在引援上采取理性消费的态度也愈发显著。这其实是转会窗口期,交易变得频繁,但交易金额普遍偏小,主要原因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