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超联赛的启动计划已初步明确,由于大部分外籍球员尚未返回,如何分配每场比赛的外援上场人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据透露,足协拟定了四种不同的方案,最终选择或许需要由中超各俱乐部共同商议决定。根据各队外籍球员的回归状况,各队的决定可能会更加清晰。
足协拟定了四种应对方案,具体如下:外援出场人数限制为每场五名上场四名,这个规定与中超的初始规则相符;组建全华班阵容;比赛对阵时,以对方外援人数较少的球队为参照;外援尚未全部回归的情况下,每场比赛让两名外援首发参加。
我们一起看下中超16队的外援归队情况:

十六支队伍里,有四支队伍配备了四名和五名外援,它们分别是大连、永昌、上港以及富力,这四支队伍如果参与投票,极有可能决定采用五人上场四人替补的安排,通过这种方式,这四支队伍能够确保每场比赛都有四名外援首发亮相,整体实力将获得显著提升,这一方案获得了四分之一的选票。


有鲁能、卓尔、建业、泰达、申花、黄海和深圳这7支球队,它们都配备了2到3名外援,数量相当可观。这7支队伍显然不会认同全华班或者报5上4的方案,它们更有可能倾向于第3种或第4种方案。这种选择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具体每支球队会做出何种决定,最终还是要看它们各自的期望和考量。

拥有一个外援的队伍当中,恒大和华夏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两支球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恒大队完全能够申报五名外援,除了朴志洙之外,高拉特、费南多、洛国富都可以作为外援出场。如果再算上以内援身份参加的艾克森,恒大队就能组建起五名顶级外援阵容。即便缺少了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恒大队的实力依然非常强大。这样一来,恒大队其实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不管采用哪种策略球迷网,他们都能够轻松应对。华夏的情况就只有一种,那就是支持第3种。

国安、苏宁以及重庆这三支球队没有引进外援球员,他们要么坚持使用全部本土球员参赛,但这条路非常艰难。要么就选择其他替代方案。这样一来,选择第三种方案的队伍数量很可能迅速增加并超过半数。在这种情形下,足协想要通过各队投票来制定外援政策,似乎水到渠成。但这种方式真的公正合理吗?
设想一下,一支拥有四名或五名国外球员的队伍,在每场对抗中往往需要更换出场组合,或许上一轮让外援先上场,下一轮就得全部使用本土球员,这对团队显然不利。相比之下,没有外援的队伍,能够事先让全队统一训练,每次面对的对手也都是本土球员,因此会占据天然上风。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国安将非常占优势,他们本土球员数量多,再加上归化球员李可和阿兰,反而更有利。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有两到三名外援的球队都选择第四种方案,每场比赛让两名外援上场,这其实是个比较合理的安排,大多数球队都能接受,但对国安、重庆和苏宁而言,却是个不小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