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CBA联盟于北京举行了CBA俱乐部投资人会议暨股东会第七次会议。会议结束后,CBA联盟公布了《CBA联盟“敢梦敢当”联合宣言》,针对提升CBA联赛的职业水准和品牌影响力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
CBA连迎重磅改革
声明重点就薪金上限、外援规则、后备人才培养等七个领域提出了总体意见。紧接着声明面世,CBA管理机构也及时公布了针对本土球员薪金上限及外援规则调整的详细方案:
从2020-2021赛季起,基础薪酬上限设定为3600万元,缓冲额度为1200万元,最高薪酬上限为4800万元,最低薪酬下限为2400万元。若俱乐部实际合同支出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需向管理机构支付青少年培养补偿金,该补偿金比例逐年提高,自2022-2023赛季起全额收取。
为了控制国内球员收入过快上涨的情况,新规对球员的最高薪酬协议也设定了限制条件:单个球员的最高合同报酬上限是该赛季薪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在2020至2021年期间,这一标准为九百万元。
要留意的是,十一月份一开始就要进行的2019-2020赛季CBA联赛中,关于薪水上限的规定不会立刻执行,而是会推迟到2020-2021赛季才正式开始应用。
在姚明成为CBA联盟董事长之前,围绕联赛是否应该设立工资帽的讨论就持续不断,因为随着联赛水平的提升,球员的薪水也在不断上涨,但少数顶尖球员薪资的过快增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球员之间、球队之间的收入差距,为了防止部分CBA球队出现不合理的开支,维护联赛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实施工资帽政策就变得十分必要。
今年7月,CBA联盟负责人王大为出席了“体育领袖商业峰会”,阐述了联赛未来五年核心规划。他提出三大关键举措:首先,着手构建俱乐部财务平衡机制,并试行球员薪水上限政策;其次,着手优化裁判工作流程;再者,着力强化品牌宣传推广策略。
姚明早先也公开说明过,CBA《标准合同》制度推行的一个主要意图,在于查清各俱乐部的经费开销情形。今年四月末,姚明向懒熊体育讲述,2018至2019赛季收尾时,《标准合同》对CBA整个联盟的球员覆盖比例大约是三成,估计到2019至2020赛季启动前,《标准合同》的覆盖程度能够提升至五成左右。此次公布的新条例也清晰表明,从2020-2021赛季开始,所有CBA运动员的新签订协议都将使用《标准合同》作为规范范本。
在引进外援的规则上,为了吸引优秀的外籍球员加入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当前的薪酬上限制度暂时仅适用于本土选手,而外国球员则暂时不受此薪酬上限制度的约束。
另外,关于外援的登记手续和参与比赛时长球迷网,CBA联赛实施了新的变动:
从2020-2021赛季起,每支队伍的外籍球员注册人数最多为四人,每场赛事最多可登记两名外援球员。每支队伍的外籍球员上场人数限定为两人,最多可参与四节比赛,每节比赛最多允许一名外援球员上场。除去八一队,上赛季战绩排在最后四位的队伍,每队外籍球员的上场安排为两人,最多可参与四节比赛,每节比赛最多允许一名外援球员上场。在最后一节比赛里,所有队伍仍然只安排一名外援球员上场。季后赛开始之后,就不再让新外援加入队伍或者替换原有外援,除了八一队,其他所有队伍都要执行每节上场比赛的四人次规则。

今年夏天举办的FIBA世界杯中,中国男篮的竞技表现不理想,因此无法直接获得参加明年东京奥运会的资格,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士主张调整CBA联赛中关于外籍球员的规则,不过社会各界的看法存在分歧,对于是否应该严格管控还是放宽外援准入条件,大家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些人主张取消外援管制,使外国球员与国内球员在同等条件下比赛;另一些人则希望维持对CBA联赛外援的出场限制,以便提升本土球员的能力。
CBA联盟CEO王大为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外籍球员规则经历了诸多变动。2018年夏季,联赛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外援的新规定,诸如:新签约的外籍球员合同期限仅能为一季,同时允许更换外援的次数有显著提升。这两项措施已于上一个赛季正式实施。2019年夏季,CBA联盟另行公布,CBA将推行更新版管理规范,目的是防止各支球队签约那些在其他联赛中因违反药品、暴力相关条款而被禁赛的选手。
此次新赛季前公布的外籍球员管理规定,其一目的是吸引更多外援加入CBA联赛,让各队在比赛时拥有更多选择,从而可能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其二规定同时削减了外援的出场时间,也许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本土球员。
半年前CBA总决赛那段时间,CBA机构邀请了懒熊体育在内的四家新闻媒体参与,由姚明负责的媒体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姚明以CBA机构的名义,公布了“CBA 2.0品牌全新塑造方案”。
回应对懒熊体育关于CBA联赛薪酬上限的询问,姚明当时的立场尚存保留。
工资帽制度需要以清晰了解每支队伍经济收支为前提,姚明表示,目前我们对于各俱乐部具体费用构成掌握不够精确,所以无论这个工资上限定在什么数值,都可能引发争议。
男篮世界杯失利加速改革
在最近两个月中,中国篮球接连遭遇FIBA世界杯失利和NBA动荡的冲击,这使得CBA联赛在中国篮球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显得尤为关键。
国家队表现不佳,CBA为男篮输送人才的职责承受巨大考验;地缘政治局势吃紧,CBA如何成为具备强大吸引力的体育项目,满足民众观赏需求,是联赛必须应对的难题。
当前正值篮球赛事活跃的时节,我们遭遇的种种情况,可能会推动CBA联赛的变革步伐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