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经济下行难避免!新赛季登场,蛋糕能否做大待检验?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俱乐部资金投入削减,转会市场活跃度降低,球员薪酬水平下滑,赛事版权收益也在减少……足协以“刮骨疗毒”的态度抑制联赛过热现象,这预示着中超近年来在经济领域遭遇困境已成定局。

20日晚上,中超联赛与职业联盟终于亮相,备受瞩目,但中超的规模能否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仍需时间来证明。

中超足球的价格_转会市场萧条球员薪水缩水_中超俱乐部投入减少

中超新赛季口号为“焕新登场”。

压力巨大,俱乐部投入大幅缩水

自2018年赛季收官后的上海研讨会上,中国足协对俱乐部资本注入实施行政性管控,不过显而易见,过去两个年度的成效相当有限。

政策层面存在明显不足,对违规俱乐部几乎不采取任何惩罚措施,所谓的财务监管途径,也从未有过任何实际操作。此外,更关键的是各俱乐部尚有财力进行高额投入。

中超的16家俱乐部中,有几家需披露财务状况,它们分别在新三板挂牌,也有投资方在A股上市,这两家俱乐部是联赛公认的顶级劲旅。

然而根据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期间两家机构的财务报告,这两家组织每年的资金投入均维持在每年度二十亿元上下。

有知情者向澎湃媒体表示,自2015年起,顶级球会每年的资金投入均达到20亿元,超过半数的俱乐部每年花费超过10亿元,同时也有球队仅投资7-8亿元难以维持参赛资格。

因为花费甚巨,众多俱乐部背后的母企业承受了财政负担,当决策者们就削减开支达成共识,中国足协再运用行政手段加以推动,这种过热的态势才有可能逐步降温。

依照足协的规范,中超各队每年的花费不得超过六亿元,有研究人士向澎湃传媒的采访者表示,由于部分先前签订的丰厚合约仍在生效,对于一些实力较强的俱乐部而言,立刻将开支压缩至六亿元存在显著挑战——不过减少开销的最终目的,依旧是要大体上促成所有俱乐部共同去实现。

中超足球的价格_中超俱乐部投入减少_转会市场萧条球员薪水缩水

山东俱乐部进行股权变更,球员登泰山后出征新赛季。

事实上,由于经济方面的挑战,现在很多中超俱乐部已经启动了股份制改造。

山东泰山、河南嵩山龙门、沧州雄狮等机构已与当地政府紧密联手,河北队也计划同唐山展开对接,这种合作路径可能逐渐走向普遍化。

足协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早在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十一条就提出具体规定——调整俱乐部股份构成,推行政府、公司、个人混合出资,提倡俱乐部所在地方政府用足球场地等资源参与投资,建立合理的资金来源体系,促进俱乐部属地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完成名称的非商业化转变。

现有的职业联盟已投入运作,期望能从股份构成多样化角度支持俱乐部,希望俱乐部能遵循足球改革计划,达成股份多元化目标,我们也乐意给予配套协助。

苏州赛区已经准备了场地球迷网,迎接中超开幕。

转会市场萧条,球员薪水大减

德国《转会市场》网站的数据显示,中超球队在2021年冬窗的转会总花费达到2365万欧元,这一数额在国际足坛中位列第九位。值得注意的是,2365万欧元是中超近十年来的最少投入。

中超足球的价格_转会市场萧条球员薪水缩水_中超俱乐部投入减少

根据统计资料,2012年中超俱乐部在冬季引援时花费了3453万欧元,2013年投入了4049万欧元,2014年则增加了7217万欧元,2015年的支出达到了1.19亿欧元,2016年更是高达3.48亿欧元,2017年花费4.03亿欧元,2018年投入了1.61亿欧元,2019年支出为2.02亿欧元,最后在2020年又投入了4764万欧元。

这表明,中超队伍在2021年冬季转会期的整体花费,与2017年那个鼎盛时期的投入相比,仅仅只有其十七分之一。

一位俱乐部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仅有少数俱乐部尚有财力参与转会操作,其余大部分队伍仅能进行零星调整,即便是广东这样的顶级球队也仅卖出球员而不引进新援,中游及下游球队由于规则限制,面临降级风险较小,更无必要进行高额资金投入。

转会市场萧条球员薪水缩水_中超俱乐部投入减少_中超足球的价格

山东球迷手举横幅为球队加油。

同时,中超球员的天价年薪也一去不复返。

确实,这种困境需要运动员自行承担,2019年11月于迪拜,国足在40强赛客场负于叙利亚,赛后里皮正式卸任,导致中国足球声誉严重受损,紧接着中国足协便颁布了延缓国内球员签约的条例。

关于薪酬限制的议题,中国足协的负责人陈戌源在早些时候于央视的访问中阐述得相当清晰,他表明了投资方与民众均表示赞同。

显而易见,由于赛场上的竞技水平未获观众认可,同时投资者也察觉到持续投入资金已难以为继,球员的薪资削减也就不足为奇。

球员们依然对薪酬抱有期望,今年本土自由球员在转会过程中,许多人与原俱乐部达成了一年期短期协议,球员们希望掌握选择权,若市场好转还能续签一份高薪长期合约

但是,他们的愿望很可能落空。

高薪重返昔日水平,几乎难以实现,体育营销专家、关键之道CEO张庆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数年前的高薪就存在严重虚高现象,而足协的调控政策,也将使球员收入在未来某个阶段受到限制。

中超俱乐部投入减少_中超足球的价格_转会市场萧条球员薪水缩水

南京奥体中心正在撕去苏宁的印记。

职业联盟如何做大蛋糕?

自从在赛季早期协助足协开展准入相关事务以来,这个尚在筹备阶段的职业联盟便已开始实际运作。

中超的出资人热切盼望职业联盟的构建,此举有助于市场的拓展与增强,进而使俱乐部自身的资金获取能力得到提升,为职业联赛的长期稳定运营奠定根基。

这个美好的期望能否变为事实?张庆认为,职业联盟的成立意味着各俱乐部组成了一个利益联合体——以往足球主要依靠市场运作,但市场运作并不充分,而且比较目光短浅。

许多机构将资金投向足球领域,主要关注的是运动本身以外的经济回报,从而忽视了足球项目的直接盈利能力。一旦非足球相关的收益出现状况,这些投资方很可能会选择撤资。

职业联盟的成立,以及先前推行不带偏见的称谓,目的是吸引那些热爱足球,持续投入并理解足球特点的出资者参与其中,毕竟职业运动在相对放松的社会环境中肯定存在需求空间,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引导和铺垫。

张庆认为职业联盟与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短期内联赛的观赏性可能受影响,当前正值关键的历史节点,从长远来看依然充满希望,不过最终结果取决于改革措施的大小以及各方的参与力度。

依照个人发展轨迹,通常历经十年方可见成效。从足改措施出台至今,时日已逾五载,预计尚需五载光阴。待到届时,审视中国足球全局,或可察知显著之变局。张庆向澎湃传媒从业者阐明此番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