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中超第22轮,北京国安在工体以4比0大胜武汉三镇,赛后国安积分来到48分,仅比领头羊上海申花少1分,同时与上海海港积分相同,成都蓉城积分为47分。这意味着前四名的积分差距仅在2分以内。另一方面,积分榜末四位目前是梅州客家、深圳新鹏城、青岛海牛、长春亚泰,彼此之间的分差在17至15分之间,相互之间也只相差2分。比赛结束后,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界人士如此感叹,本赛季的中超联赛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冠军争夺和降级搏杀。

8月9日19时30分,上海体育场举办中超第20轮关键对决。领头羊上海申花队坐镇主场,以1比2负于上海海港队。这是申花与海港第35次交锋,也是中超第26场上海德比。众多球迷到场助威,申花主场改建后上座率创下新高。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3月29日 3月29日,成都蓉城队队员费利佩(右二)进球后兴奋庆祝,当日,2025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三轮,北京国安队主场与成都蓉城队战成1比1平局,新华社记者胡星宇拍摄
六大原因导致“中超群战”
今年中超为何呈现出“前四队伍竞争激烈、末四队伍同样难分高下”的局面呢?我认为存在六个方面的缘由。

投入构造与管控体系稳固,促使整体竞争水平提升。今年是中足联(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联合会)负责职业联赛组织运作后的第一个完整赛季,联赛在“16支队伍、主客场双回合、总共30轮”的基本安排下开展,中足联持续完善比赛风格纪律、赛事安排与商业环境的规章,职业领域的“可预见程度”明显提高。能够预见的氛围限制了“急功近利”,突出了队伍的持续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实力差距缩小,分数变得非常接近。
其次,团队人事安排保持稳定并适度放宽,队伍的厚度成为竞争的关键指标。2025赛季继续执行外援“一年内最多登记六名、两个注册窗口总计不超过六名”的规定,每场比赛能够参加并发挥的外籍球员数量上限维持不变。这种安排既防止了过度集中人员造成的实力差距,又要求顶尖队伍在外籍球员的选择与替换方面更加注重策略。
教练和战术的改进,使得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以北京国安为例,塞蒂恩执教后注重控球和进攻协同,在最近对阵三镇的比赛中以4比0获胜,他赛后指出关键在于对细节的落实。在高手对决集中的最后阶段,哪一方在控球准确性、压迫强度以及定位球战术运用上更出色,通常就能占据优势。
第四,多种比赛形式加上客场挑战增加了不确定性。9月16日申花在江原进行亚冠联赛首场客场较量刚结束,9月21日就要在自己的主场迎战蓉城队;就在同一天,海港队也将在工体迎战国安队。海港队还要在8月30日去蓉城客场作战、10月26日去泰山客场交手,这三场艰难的比赛都在客场进行。赛事突显了体力和替补席空间的显著影响,实力强劲的队伍在客场或面临亚冠赛事的“中间周”时,更易失分,这便为其他队伍提供了迎头赶上的可能。
第五,联赛关注度回升,主客场对比更加鲜明,“主场分”的分量加重。新华社披露的信息显示球迷网,首13轮中超总入场人数达246万,场均吸引2.4万名观众,较往季同期提升超过两成。更热烈的观众反应,使得中游球队与升班马在主场不再沦为陪衬,强队的每个客场挑战都更加艰巨,整个赛季的竞争激烈程度提升,积分分配因此更加接近。
本土球员实力显著增强,不再过度依赖外援力量。申花中场高天意表现突出,在助攻排行榜上占据领先位置。浙江的王钰栋同样表现出色,打入多粒进球,在射手榜中位列前列。本土球员在比赛关键时刻屡有关键表现,不断创造机会。这种现象逐渐改变了以往仅依靠个别外援就能连续获胜的情况。
悬念是红利,也是考题
对于联赛来说,双线胶着直接带来的好处,是观赛感受和讨论热度的明显增强。极小的分差就能引起榜首和降级区名次的变动,几乎每个比赛周末都充满故事性,这已经体现在观众人数和电视收视率的增长上。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会促使俱乐部更加关注“稳定因素”,比如年轻球员的培养和训练的严谨性。中足联最新统计表明,今年U21球员参与比赛的总次数和总时长,较去年有明显提升,年轻选手在实战环境中获得更多上场比赛和取得进球的机会,因此联赛得以持续获得新鲜血液的补充。
确实,持续投入也会带来损失。分头应对挑战和密集的比赛安排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性,任何一次因过度消耗引发的起伏都可能被对手抓住机会;此外,裁判的细微决定和突发状况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容易左右结果,这对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赛事的公平性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还是要重申:一个真正完善的联赛,不仅要在竞争过程中制造足够的悬念,更要在赛事的组织和配套服务上下足功夫。商业环节、竞争格局以及管理机制三者之间,必须构建起稳固的循环体系,当前这种看似激烈却效果有限的局面,才有可能转化为未来持续稳定的常态。